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救援阿富汗地震

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危难时刻中国及时伸出援手,广受阿社会和民众广泛好评。阿方对中方的援助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尽快把物资分发给灾情严重地区。震中霍斯特省灾难管理和人道主义事务部门负责人

危难时刻中国及时伸出援手,广受阿社会和民众广泛好评。阿方对中方的援助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尽快把物资分发给灾情严重地区。震中霍斯特省灾难管理和人道主义事务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人民在关键时刻为阿受灾地区民众提供了亟需的物资。阿网民和社交媒体纷纷表示,中国在关键时候帮助阿富汗人,西方国家的冷漠态度让阿人感到心寒。无疑,中方将会继续关注阿地震灾情及灾后重建,并愿根据阿方需求提供更多雪中送炭的帮助。

美北约仓皇撤阿、阿塔掌权后,在美国示意下,诸多国际援助团体也撤离阿,导致阿当下可用于救灾的直升机等物资设备极为有限。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封锁制裁阿银行业,强行切断国际援助资金流入阿。美国以“惩罚阿塔利班”为由,冻结了阿富汗央行在美境内的70亿美元资产。此外,国际援助机构在向阿输送援助资金时,如果被认为有可能涉及阿塔利班相关账户,可能会触发所谓“违反美国制裁”风险。这些因素使得已经饱受战乱多年的阿富汗资金极度匮乏,赈灾工作障碍重重。有鉴于此,6月25日,阿临时政府呼吁美及其北约盟友解除对阿制裁,解除对阿央行资产冻结,以保障阿富汗人民的生命权。但是,当前美西方国家正忙于在乌克兰争夺地缘战略空间,基本上对阿强震及其日益加剧的人道主义灾难视而不见。

6月22日,阿富汗遭遇该国20多年来最严重的地震,东部霍斯特省、帕克提卡受灾尤为严重。据阿媒体报道,强震迄今已造成至少1500人死亡,逾万间房屋被摧毁。地震还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阻断了交通要道,加上阿多地持续强降雨还引发了洪水,震灾救援难度极大,许多民众被迫徒手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评论认为,这是阿富汗塔利班去年夏天掌权以来面临的第一起重大自然灾害。阿富汗临时政府在积极展开自救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信号。阿塔最高领导人海巴图拉·阿洪扎达已经发声,恳请国际组织援助遭受巨大悲剧的阿人民。

去年阿政局发生剧变。中国对阿外交政策保持着稳定性和连续性,始终尊重阿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人民自主选择。日前,中阿两国外交部门已成功召开了人道援助和经济重建工作层联络机制第二次会议。双方有望继续落实好两国一系列共识和成果,扎实推进民生、经贸、农业、矿业、互联互通、能力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助推阿赈灾及灾后重建,给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阿富汗人民带去温暖与希望。(作者:蓝建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林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阿地震灾情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在阿震灾发生后,中方对阿精准驰援,再次凸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阿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首批援阿物资已于6月27日运抵当地。6月28日,两架运-20军机也满载抗震救灾物资飞抵喀布尔机场,近期还陆续有中国飞机向阿运送多批物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及时向阿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致慰问电并通话,强调中方愿根据阿方需求尽力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方还计划在前期对阿援助基础上,追加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专门用于帮助阿抗震救灾。中方正加紧分发此前承诺的对阿粮食援助,并提议今后同阿方强化防灾减灾、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合作。此外,中方正积极通过地方政府、中国红十字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种渠道,“官民并举”为阿灾民筹集现金、帐篷、床被等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中冶艾娜克铜矿项目也为阿灾区捐助了20万美元的物资。

文章来源:《震灾防御技术》 网址: http://www.zzfyjszz.cn/zonghexinwen/2022/0704/871.html



上一篇:回顾:聪明小孩的安全实战演习——从自然灾害
下一篇:中国发布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 自

震灾防御技术投稿 | 震灾防御技术编辑部| 震灾防御技术版面费 | 震灾防御技术论文发表 | 震灾防御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震灾防御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